为进一步深化新发展阶段闽宁协作,带动宁夏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8月16日下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驻福建办事处业务处副处长郑国勇一行到我院,就闽宁产教融合,助推“大黄鱼”产业落地宁夏开展座谈交流会。会前,校长魏远竹会见了来访人员,并指出:开展闽宁合作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将大力支持成果在宁转化落地。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我校特聘教授“大黄鱼”之父刘家富研究员、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全汉锋、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艺、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培华、科研处袁仁意及我院党委书记张秋良、院长阮少江、副教授黄伟卿。
会上,刘家富研究员介绍了“大黄鱼”低盐养殖的意义和技术在宁夏应用转化的注意要点及未来愿景。项目成果主要负责人黄伟卿和全汉锋重点介绍了大黄鱼低盐驯养技术的内容和创新点以及前期与宁夏银川对接养殖的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难题。最后项目团队表示有信心将福建“大黄鱼”养殖技术和经验,应用到宁夏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上,带动当地更多人增收致富,协助宁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会上,郑国勇表示,将加强闽宁两省区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搭建务实合作平台,在大黄鱼的科研、育苗、养殖等方面给予支持,协助做好项目落地等相关工作。
据悉,大黄鱼是江南饭桌的明珠,中国人餐桌上的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大黄鱼数量急剧减少,野生大黄鱼在80年代几乎绝迹。1995年,刘家富团队攻克大黄鱼生长速度慢的难题,大黄鱼网箱与土池养殖等技术一一试验成功,指导养殖户试养获丰收,据统计截至2021年,福建省大黄鱼养殖产量211384吨,占全国大黄鱼养殖产量254224吨的83.15%,带动了运输、加工、旅游等行业发展,约30万人实现了就业与脱贫致富。近年来,我院科研技术团队,持续在创新大黄鱼育种、养殖、产业化上有成效、有突破。